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

台灣出現狂牛症致死首例!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最新一期《財訊》雙週刊(361期)爆料,台灣驚傳第一起新庫賈氏病(俗稱「狂牛症」或「狂牛病」)的死亡案例,質疑難道不能讓我國政府反省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政策?報導一出,衛生署回應,正在了解當中。 

今天(8日)出刊的《財訊》報導,研究報告顯示,今年傳統庫賈氏病發生率比去年同期暴增一倍,而且土壤、水、牛奶、奶粉都可能是傳染途徑,連帶骨牛肉、牛舌都找得到致病的毒蛋白,而在兩個多月前,台灣出現第一個「極可能」的新庫賈氏病(俗稱「狂牛症」或「狂牛病」)的死亡病例。 




《財訊》指出,這名病患在青少年時期曾在疫區英國住過10年,回到台灣發病後,因家屬堅決不做切片檢查,死亡後也不願做大體解剖,所以無法稱為「確診」病例,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新庫賈氏病的診斷要件比對,這個病例是新庫賈氏病致死的機率高達95%,已被英國庫賈氏病友協會CJD Support Network列入新增病例,即成為台灣第一個狂牛病例。 

《財訊》指出,根據英國CJD協會11月公布的最新監測數字,全球目前有174個新庫賈氏病病例,只有4個還活著,死亡病例中119個「確診」,51個「極可能」,今年新增3個死亡病例,分別在日本、香港和台灣,也就是全都在亞洲,病患也全部都有英國接觸史,所以統計數字都掛在英國帳上。 

《財訊》指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已高度警戒,審慎評估如何因應。回顧一年前,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主導,跳過立法院和美國簽定開放敏感部位牛肉進口的台美牛肉議定書,引起了軒然大波,而即使馬英九總統親打電話給國民黨立委表達關切,朝野立委也不敢為蘇起背書,迫於美方、進口商的強大壓力,仍開放「帶骨牛肉」進口,牛舌也被衛生署解釋「不是內臟」而放行。衛生署站在第一線回應被罵得最慘,所以這次疾管局絲毫不敢大意,嚴陣以待。